十年后,《花千骨》的插曲《年轮》再度成为焦点,但这次掀起的风波并非因其旋律的动人,而是因为“谁才是原唱”的激烈争论。
这场风波的导火索是一位千万粉丝的网红旺仔小乔。她在评论区的一句“《年轮》原唱只有张碧晨,汪苏泷就是个写歌的”瞬间点燃了舆论的火种。其实,旺仔小乔早前也曾因翻唱鞠婧祎的《恋爱告急》不标明原唱,被粉丝批评,而这次她踩的雷显然更大。她的言论迅速引发了粉丝和网友的激烈反应,大家纷纷站队,为自己喜欢的“原唱”辩护。
不少人记得,2015年6月15日,《花千骨》开播时,张碧晨的版本率先面世,这的确是首度曝光的版本。然而,令人意外的是,仅仅半个月后,汪苏泷自己演唱的男声版也成为官方原声带的一部分,且作为插曲发布。类似的情况在影视原声带中并不罕见,比如《知否知否》中的胡夏和郁可唯,《凉凉》中的杨宗纬和张碧晨,都是被行业默契接受的“双原唱”,并不争谁是“唯一”。
展开剩余71%汪苏泷早已在脱口秀中笑谈过这一点:“这首歌除了张碧晨的部分,剩下的全是我的。”他说这话时,不仅仅是在开玩笑,背后是他掌握了《年轮》的词曲及编曲版权。从法律的角度来看,版权才是决定“原唱”归属的关键。虽然张碧晨是第一位演唱者,但根据《著作权法》,创作的版权归创作者,歌手只有表演权。换句话说,即便张碧晨演绎得再好,是否能让别人演唱以及在哪里演唱,最终还是由汪苏泷决定。
7月25日凌晨,张碧晨工作室发表声明,强调她才是“唯一原唱”,并晒出十年前的首发证明,语气强硬,令人有些困惑。毕竟,汪苏泷的男声版也被官方收入原声带,怎么就成了“唯一”?更让人意外的是,汪苏泷对此没有多做辩解,而是迅速做出了一个决定——收回所有演唱授权。也就是说,未来张碧晨将无法在公开场合演唱《年轮》。虽然旧版歌曲仍然存在,但新版本或综艺节目中想要使用这首歌,已经完全不可能了。
熟悉汪苏泷的人都知道,他下这个决定的背后,充满了过去的心酸和教训。早年他被唱片公司暗中出售版权,导致他唱自己的歌还要支付版权费。那段艰难的岁月,他一边打官司,一边贷款数百万发专辑,历经四五年的艰难时光。汪苏泷在采访中曾不以为然地说过,“创作不是做慈善”,如今看来,这句话中满是痛苦与无奈。
本来这件事不必闹到如此地步。双原唱本应是影视原声带的一个常见现象,张碧晨的版本借剧集的热度广为传唱,而汪苏泷的版本则积累了原创圈的口碑,两者各有千秋。然而,总有人非要争个“唯一”,忽视了创作者的价值,最终把这首美丽的歌曲拖进了版权纠纷的漩涡。
其实,这场争论并非真正的“原唱”之争,更多的是“尊重”二字的较量。法律已明确规定,创作者的版权应该得到尊重,而行业中的惯例也为作品的多元传播提供了可能。然而,如果创作者连最基本的尊重都得不到,谁还会心甘情愿地为音乐创作贡献更多呢?
《年轮》中的“一生一世一双人”曾经打动了无数人,但好歌并不在乎被多少人唱响,真正重要的是每个音符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。毕竟,如果没有汪苏泷笔下的旋律,哪有后来那些动人的演绎?或许,这场风波也提醒了我们:尊重原创不仅仅是空洞的口号,更是对每一位创作者心血的真实回报。
发布于:福建省兴旺优配-按日配资炒股-专业配资门户-实盘股票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